在鱼台县甄庄和甄洼,村民的院里,街道两旁到处是晾晒的稻子,一粒粒稻谷籽粒饱满,捏起一粒咬一下,雪白的大米就出来了,留下满口的清香。
随处可见满面笑容的村民在忙碌, 农民拿着一把稻子在飞转的机器上脱粒,稻谷顺着一个方向飞起——落下,不一会儿就隆起小山一样的稻谷堆。
稻子浑身是宝,大米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粮食,稻秸用来打草苫是大棚蔬菜保暖不可缺少的,稻草绳也在城市绿化当中广泛应用,就连稻糠就被一些商家用来装了枕头。难怪甄庄村的宗亲们都自豪地说,我们这里是名副其实的“鱼米之乡”。
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感叹,老甄家的祖宗都非常聪明,千百年前他们所寻找的落脚地都是宜居之地,为子孙后代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。
安徽的宗亲和河北的宗亲上午到甄洼看望了甄殿玉老人,今年95岁高龄的老人精神依然矍铄,谈到当年担着风险保护族谱老人脸上充满了自豪,对几十年前的经历记忆犹新。
大家下午到了甄庄看望甄锡阁老人,锡阁老人今年也近80岁了,见到大家到来分外激动,耐心细致地帮安徽霍邱的宗亲分析世辈分,并拿出了他近期做的关于甄氏文化的诗词给大家看。殿玉老人和锡阁老人家的院子里晒满了稻谷,黄橙橙的稻谷犹如老人丰富的阅历和圆满的人生。
“宗亲们好,我来晚了!”声落人到,甄庄村的书记甄洪文在忙完了别人家的婚礼之后赶来与宗亲会面。为了一饱眼福,我们央求书记带领到长着稻子的稻田里看看,那绿莹莹、黄橙橙的稻穗、收割好的一排排、一把把摆好的稻谷就是一副美丽的田园画。在田埂上走着倏然就想到了小时候唱过的歌“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,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”,一股清新、一缕清香让人忍不住走到田间凝神静心去吸、去闻。
我们这里的稻子是纯绿色的没喷过农药,没施过化肥,可以放心去吃!甄洪文那爽朗的声音又响了起来。他给大家介绍,鱼台县是产米大县,历来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,生活在这里的宗亲安居乐业,家庭和睦,孝亲敬老。他们所种植的稻子亩产1300——1600斤,现在脱下来的稻粒每斤就可以买到1.4元多,另外稻秸还可以加工草苫和草绳,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也有活干。
在甄庄村委会门前,有农民正在装晒好的稻谷,他们说,甄庄村有甄洪文的领导发展的很好,老百姓很拥护他。
甄庄村,一个甄氏家族聚居的村庄,这里有先祖甄俊民的遗风,这里有肥沃的土地,淳朴的民情;这里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色,这里是祖先给后人物色好的鱼米之乡,宜居之地!